我的孩子很乖,一定是別人帶壞他!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業也變成服務業了?

Author:

Categories:

現今的台灣社會或其他國家中,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時經常推卸責任。他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乖,家裡很聽話,又乖巧又懂事,因此很難接受孩子變得這樣,往往認為是被壞朋友帶壞了。父母總是把所有的錯誤歸咎於別人家的孩子,然而,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,這只是父母所看到的一面,孩子在外面真的如父母所述嗎?

「是的,我理解了。我的孩子從來沒有錯;錯的是別人,不是我或是我的孩子!」這種思維方式何時在教育中佔據主導地位呢?是的,雖然我自己沒有當過父母,但我們沒有權力批評所有孩子和所有父母。然而,我也有父母和晚輩,無論財富的多寡,最重要的是「孩子的教育不能等」。實際上,作為父母的示範、話語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,甚至可能影響他們一生的行為。

人可以窮,這沒關係。但孩子從小就像一張乾淨的白紙,他們會從大人的一舉一動中學習。父母對孩子來說就像天和地一樣重要,他們的言行對孩子的世界影響深遠。然而,有些家長卻把孩子的教養和教育責任全部交給學校和社會環境。他們常說:“我也無能為力,孩子就是這樣!我已經盡力了。”然而,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,家長也應該承擔責任,這不僅僅是學校、老師和社會的責任,當孩子長大成人時,這份責任還是孩子自己的。

好像全天下人都對不起自己

很多家長對現在社會現狀的不滿都反映在自己生活行為上,對於孩子來說就患有種「好像這世界或全天下的人都不對起自己」心態;所有的過錯都是別人造成的,這種過度依附的態度,會讓所有人都想逃離。

其實不只是孩子,仔細留意不難發現,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大人:上班只會摸魚打混,卻抱怨懷才不遇,怪罪老闆不給自己升職加薪。埋怨孩子不聽話、不懂事,讓自己每天焦慮、操心。婚姻關係不美滿,卻從來不檢討自己,認為都是豬隊友一手造成的。


可以寵愛但不能溺愛

愛自己的小孩,無私奉獻所有的愛,為了小孩的現在和未來著想,引導孩子讓他有機會能去探索自己的未來,也因為自己希望孩子好,期盼他成為一個誠實、善良、品行優良的好孩子,負起了教養責任,在孩子做錯事時導正他,賞罰分明,教育他分辨是非的能力,給他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,這是寵愛。

愛你的小孩,無私奉獻所有的愛,讓他吃飽穿暖、衣食無缺、有求必應,卻沒有做到教養的責任,幫孩子安排好所有的路,不管他做什麼都是對的,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,都是別人帶壞我的孩子,這叫溺愛。

在寵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有惜福感恩且善良的心,但在溺愛下成長的孩子可能佔有慾強霸道又自私。

「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」這句話也很適合用在教養孩子上,不要以為孩子犯的只是小錯誤沒有關係而不去導正,當所有小錯或懷習慣積習成性都有可能鑄成大錯。當孩子有良善之舉時也不要忘了給予讚美跟鼓勵,讓他有動力維持下去。就像夫妻間吵架的互動如果在孩子面前上演,難保說孩子不有樣學樣的動粗或爆粗口;而這時父母還不自覺或是導正孩子行為,將來到學校、社會、職場難說不會變成製造更多的問題和是非。

品德教育必須從小教起,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和分辨是非的能力,以身作則,拒當怪獸家長,教好自己的孩子,讓社會充滿良善變得更美好。


服務業最怕遇到「奧客」,教育者最怕遇到「怪獸家長」

也常常上新聞版面,每當有什麼違法的犯罪事項,都可以聽到父母親或是教養者跳出來說自己的孩子有多乖,都是朋友或是某某某帶壞他的,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
孩子做錯事若無導正,給予正確價值觀,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庇或是要求他人體諒,孩子永遠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,小則只是恐龍家長,大則有可能演變成社會事件,身為孩子教養者必須負最大的責任。

現今社會少子化的衝擊,父母親對子女加倍疼愛,很多時候幾乎幫孩子包辦了所有應該做的事情,在家「茶來伸手,飯來張口」想要什麼就有什麼,許多孩子也因為在這樣溺愛的環境下,欠缺生活自理能力,也養成了佔有慾強,挫折忍受度低的驕縱個性;有時甚至從小看著父母的行為,養成不該養成的壞習慣;到了學校動手打其他小孩認為是理所當然,催眠自己孩子多厲害,難道這些父母不是「怪獸家長」;最不講理的就是這群「怪獸家長」。


從小就要讓孩子了解:犯錯沒關係!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於認錯的勇氣,並學習從錯誤中成長

每個做父母當然很愛自己的孩子,也不想要孩子們犯錯,也很想要一直照顧他們。但是教養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讓他們清清楚楚的了解什麼是公平正義,什麼是對什麼是錯。不然小時候就用怪別人的方式來保護孩子,長大後自己孩子也會用一樣的態度來面對問題。

或許,你們覺得我沒什麼資格說或寫這篇文章,但對於社會來說是一責任和回饋;如果當你在射的時候,我沒感到高潮;你老婆爽的時候,叫的不是別人;為何你他媽小孩變壞的時候,就是要其他人教育?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